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辉煌60年

辉煌60年

关键词:民和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民和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minhezaixia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227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青海新闻网讯 60年来,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,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在历届县委、县政府的领导下,聚精会神搞建设,一心一意谋发展,不断朝着经济繁荣兴旺、文化特色鲜明、人民生活富裕、生态环境优美、社会安定和谐的目标迈进。60年弹指一挥间,民和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决战贫困奏凯歌

  民和位于青海省最东部,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隔河相望,素有“青海门户”之称。2002年经国家扶贫办核定全县有贫困村175个,其中绝对贫困村98个,低收入贫困村77个,贫困人口20.22万人,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0.47万人,低收入人口9.75万人。

历史人物

朵尔只失结

  生年不祥,卒于1392年,蒙古人,为元朝甘肃行省右丞,明洪武四年(1371年)归顺明朝,世居今民和县三川朱家堡。朵尔只失结因招抚各族和征战有功,明朝先后授予指挥佥事、宣武将军、宣威将军、甘州前卫指挥使等职。共立大功13次,以骁勇为明廷所倚重。

李英

  字士杰,生于1382年,卒于1442年,土官李南哥之子,世居川口。永乐六年(1408年)袭职。先后擢升为陕西都指挥佥事、荣禄大夫、柱国、会宁伯,食禄1100石,被赐予“金书铁券”。子孙袭职。

冶祥

  明成化八年(1472年)袭所镇抚职,是年更姓“也”为“冶”,为第五代冶土司。冶氏世居今民和县米拉沟冶家堡。冶祥1490年升为百户职,1500年升为副千户。1511年因征战有功,擢升千户。后因功升授西宁卫指挥佥事。

李玑

  字贞德,明成化十七年(1481年)考中进士,为青海第一得此功名者。初授中书舍人,三年后任尚宝司丞,为皇帝近侍。弘治初年,其辞官返里。适逢巴州、川口一带大旱,他不辞辛劳,徒步勘查水源,并率领家众挖掘渠道。逾两月完工的长15公里的渠道名为札都渠,为民和水利史上第一条大灌渠,该渠部分灌渠至今依然使用,人民受惠已有500多年。

祁秉忠

  生年不祥,卒于1622年,是朵尔只失结之后人,为第十代祁土司。明万历十九年(1591年)袭西宁指挥同知。1505年因功升甘州红水游击,旋任西宁镇海游击,再转为甘肃参将。1616年,改授永昌参将。万历末年迁任凉州副总兵,继擢为甘肃总兵官,并以功加太子少保。天启二年(1622年),与清作战失利,战死沙场,明廷为彰其功,追赠为少保、左都督。

马登云

  生于1906年,卒于1944年,少时聪慧好学,学业有成。后投笔从戎,先后受训于庐山军官训练团,陆军步校校官班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升任第七十九军九十八师二九三团上校团长。1938年至1943年,受命多次与日作战,指挥有方、作战英勇。在长沙中日第三次大决战中中弹受伤,仍坐于担架上指挥战斗,获得胜利,受到军政部传令嘉奖,军部记大功一次。次年8月,马率部驰援友军,不幸于湖南白河渡壮烈殉国,时年38岁。他是为抗日战争献身的唯一一名民和籍校级军官。

  贫困一日不除,扶贫一日不止。自1986年开展扶贫开发以来,民和县委、县政府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,牢固树立抓扶贫就是抓发展的理念,按照“党委总揽,政府主导,部门配合,群众参与,项目整合,资金捆绑,综合开发,整村推进”的思路,有组织、有计划的开展扶贫开发工作,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,社会各方共参与的大扶贫、大开发格局,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。

  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至今,民和的扶贫工作迈过了23年的发展历程。在这23年的风雨历程中,你会惊喜地发现,昔日贫穷落后的民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: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工业经济蓬勃发展。尤其在农村地区,以前曾为温饱问题而担忧的一大批贫困农户通过政府引导,走扶贫开发路子,已彻底告别了贫困。

  民和县的扶贫开发历程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,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:1986~1993年为确立开发扶贫方针、探索扶贫模式的起步阶段。这一时期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粮食生产,解决农民温饱问题,为农民提供经济收入来源,到199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0339.07万元,比1985年增长近5倍,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43元;1994~2000年为扶贫攻坚阶段。这一时期实施了一大批扶贫富民工程,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。人畜饮水工程、通电通路工程、广播电视“村村通”工程等工程的实施,全县农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;2001年进入扶贫开发工作新阶段,这一时期以“消除贫困、富民强县”为目标,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,不断加大投入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,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,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,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自力更生、开发式扶贫的新格局,扶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

  到2008年底,民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,达到3121元,贫困村已由175个减少到98个,共解决了16.7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,贫困人口减少到3.5万人。

  桃李芬芳满园香

  走进民和的农村地区,你会发现修得最漂亮的建筑物是乡村学校的教学楼。然而,你一定不会想到,改革开放之前,民和县仅有3所完全中学。时隔60年后,民和县高级中学发展到2所,完全中学4所,所有农村孩子实现了家门口上学的愿望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1985年-2008年项目投资累计就达到17434.46万元,新建校舍面积达到281729.29平方米。

  2000年,民和“两基”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,成为全省率先实现“两基”达标验收的少数民族自治县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民和“两基”各项指标不断得到巩固提高。目前,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.7%,初中阶段少年入学率达到100.3%,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2.7%,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大幅增长。在校学生人数由改革开放前的55970名增长到现在的81119名。学前教育从无到有,学前三年入园率达28.6%,学前班学生达5655名。全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0.2%,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遍布全县各乡镇。全县教育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,正逐步向“双高普九”目标迈进。

  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,民和县每年根据学生数变化情况核定学校教师编制,合理配置教师资源,保证了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。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和准入制度,对教师和校长全面实行聘任制,做到校长持证上岗。每年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脱产进修、在岗函授和自修,教师的学历合格率逐年提高。目前,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总数达4158名,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.5%、98.6%、91.3%,教师数量、学历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
 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普及,民和县教育局开展了大规模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、远程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等教育信息化培训工程,累计培训教师近4000人次。2000年以来,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“三种模式”计算机多功能化教室46个,卫星教学收视点318个,教学光盘放点50个,计算机室56个,“农村校园局域网”6所,计算机总台数达5000余台。各中心学校和初级中学建成了“班班通”,极大地方便了教学资源的应用,迈出了创建“数字校园”步伐。“三种模式”覆盖了全县各乡镇学校,“空中课堂”走进教室,全国名师请到课堂,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,同在一片蓝天下,共享优质教学资源。

  新区旧城竞秀荣

  夏日的傍晚,民和县川垣新区假日广场上,到处是散步和闲坐乘凉的人们。退休干部范文翰高兴地说:“川垣新区建设把宽敞与品位结合起来、休闲广场与绿地建设结合起来,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优化人居环境、追赶现代城市品位的思想和理念。民和真的变了,变大气了,变美丽了……”

  县委书记赵雄曾言:“民和是青海省的东大门,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关乎着东大门新形象的树立。过去,人们把旧城区称为聚宝盆,但是,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理念,那里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。因此,我们在城市建设上注重体现民和特色、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,始终贯穿新区体现水平、旧城体现繁荣的思路,在新区建设上高起点谋划,高标准定位,科学化建设。”

  正是基于这样的设想,川垣新区的建设更令民和人感到骄傲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投资9.5亿元,仅2008年共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个,完成投资3.14亿元。新区实施的川垣大道、川垣二路、三路道路与供排水工程全面完工交付使用,川垣一路已完成路基工程;党政机关及其它部门的19幢办公大楼现已全部投入使用;面积约1.6万平方米的明达商城已投入运营;投资2亿元的商业步行街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,修建商铺1万平方米;8个住宅小区相继建成,共修建住宅楼92幢、3600套、36.1万平方米,入住率达90%。同时,新区的绿化生态建设也凸显出“一街一景、一路一品”的城市园林特色。川垣新区已经成为青海东部城市建设的新亮点。

  旧城区以西出口山城红崖区域综合治理、巴州河河道治理、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为龙头,加快旧城改造步伐,强化城镇功能,着力提高城镇品位。目前,投资1890万元的老城道路、排水与路灯改造工程基本竣工;投资1820万元的老县城内巴州河综合治理工程,现已完成拦河坝坝体50%的工程量;投资2400万元的县城西出口红崖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土方开挖、削坡等工程,将在10月底完成坡面防护及小游园建设;投资3019万元的县城第三水源及输水管网工程,目前正在紧张施工;投资4260万元的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,已完成部分集污管道埋设工程;投资930万元的集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将在今年10月底完成。古鄯、官亭、马营三镇实施的垃圾收运中转项目完成投资113万元。

  涓涓细流润山川

  水利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,为保障民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新中国成立后,民和县陆续开展渠道建设工程,开发水资源,兴修水库、水渠,建设提灌工程,开展拦河筑坝、治河造田,水利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。截止2007年底,全县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27项,建成人畜饮水管道83处,建成集雨利用水窖3.71万眼,解决和改善了23.3万人、31.27万头(只)牲畜的饮水困难。

  1954年建成的全县第一座大型工程东垣渠,彻底改变了昔日“湟水河中流,人在岸上愁”的状况,使东垣这块荒原旱台,成了一片膏腴之地。东垣渠的建成,在民和的水利事业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。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,民和的水利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一项项水利工程在各乡镇一一建成,灌溉、饮水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,也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。

  素有“青海门户”之称的民和,三大河流黄河、湟水河、大通河穿境而过,在这里形成了富饶美丽的河湟谷地。而河谷地仅占全县总面积的28%,仅七成的土地是山地。干旱缺水,洪涝灾害、水体污染和水土流失“四大水问题”长期以来困扰着国计民生,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。而在困难面前,一代代民和水务人前赴后继,开发水利资源,水利事业得到蓬勃发展,东垣渠、官亭水轮泵这两大工程和古鄯水库、马家河水库、张铁水库、米拉沟灌区、松树沟灌区等组成的8大灌区,奏响了民和水利建设史上激越的交响曲。

  在全国上下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,在全县上下“努力实践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路,突出“一城两区”建设,再造青海东部门户新形象”的伟大实践中,民和水务人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,力争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、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;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;从多龙治水向一龙治水的转变;从行政管水向依法治水转变等四大转变。

  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,民和新一代水务人以更加昂扬的工作精神为水利事业做出新的贡献,统筹协调好生活、生产、生态用水,全力打造服务经济的和谐水利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历史信息
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